2025 年舉辦之活動

2025工聯會會慶活動「東江水供港六十載」有獎問答遊戲
為慶祝工聯會成立77周年及紀念工聯會獻策促成東江水供港60周年,透過有獎問答遊戲共同了解工聯會及東江水供港的歷史。
東江水供港歷史︰
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災,9個月滴雨不下,水庫存水只夠近350萬香港人飲用43天,限水令升級為每4日供水1次,每次限4小時。當時,港九工會聯合會(工聯會)連同中華總商會向兩地政府提出 《引東江水到港的建議》,得到廣東省政府積極回應。在總理周恩來特批下,僅花11個月,一條橫跨粵港兩地的供水工程「東江深圳-香港供水系統」竣工。竣工慶典,時任會長陳耀材代表工聯會向東深供水工程指揮部,送上書寫著「飲水思源,心懷祖國」的錦旗。工聯會積極回應市民訴求,推動改善民生的舉措,徹底解決了香港用水的困難,奠定了香港經濟繁榮發展的基石,成為綻放耀眼光彩的「東方之珠」。


黃國應邀出席香港製造業總工會的兩會精神分享會:從兩會內容怎樣引領工會升級轉型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4月8日應香港製造業總工會邀請分享兩會精神,同時從兩會內容看怎樣引領工會升級轉型。國家政府工作報告,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等各種挑戰,有冷靜客觀的評估,有充足的準備,做到有備無患。與此同時,我們更要看到,我國有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產業體系等等有利條件。因此,面對美國霸權打壓,我們敢於說「不」,採取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必定取得最後勝利。
黃國指出,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除了要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還要懂得破局,建制派要當運動員,不止是裁判員,是局中人非局外人,是實幹家非旁觀者,是改革引領者,不能固步自封,要識變、應變、求變。作為傳統製造業工會,面對香港經濟發展升級轉型,新型工業化,我們亦要與時俱進,深化改革,推動工會轉型發展,再創輝煌。

「發展本地人才,實現新型工業化」記者會
香港製造業總工會日前聯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以及屬下工會,於本會盛大舉行「發展本地人才,實現新型工業化」記者會,共同探討未來工業發展方向。
今屆政府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但香港製造業總工會過去一年接觸到不少中小微企業表示,香港現時的政策並不利他們轉型智能化生產,甚至阻礙他們回流香港發展,與政府發展再工業化、新質生產力的政策目標相左。
會上眾業界代表分享了他們在香港進行智能化製造轉型及創科的經驗及困難,並提出建議,希望政府正視及改善。 香港製造業總工會新近成立《香港本地人才發展協會》及《香港新質生產力協會》,目的是匯集本地人才,協助本地人才尋找專業發展職位,並協助中小型企業進行智能化轉型,助力香港製造業經濟發展。並向政府提出 10 項建議。